連鑄坯熱送熱裝技術是指在390℃以上溫度裝爐或先放入保溫裝置,協調連鑄與軋鋼生產節奏,然后待機裝入加熱爐。在軋鋼采用的新技術中熱送熱裝效益明顯,主要表現在:大幅度降低加熱爐燃耗,減少燒損量,提高成材率,縮短產品生產周期等。我國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先在武鋼進行熱送熱裝試驗,90年代寶鋼、鞍鋼等在板帶軋制中試驗,并逐步采用了熱送熱裝技術。90年代中期以后我國棒線材大量采用了熱送熱裝技術,但是距日本和一些歐美國家的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。
連鑄坯熱送熱裝技術的實現還需要以下幾個條件:
(1)工序間的協調穩定;
(2)質量合格的連鑄板坯;
(3)相關技術設備要求,如采用霧化冷卻、在平面布置上盡可能縮短連鑄到熱軋之間的距離、通過在輸送輥道上加設保溫罩及在板坯庫中設保溫坑等;
(4)采用計算機管理系統。
根據國內目前的實際情況分析,需要繼續推廣該技術,己經采用的軋機應當在提高水平上下功夫。通過加強管理保證該技術的連續使用,不斷提高熱裝率和提高熱裝溫度,同時進行必要的攻關,解決由于采用熱裝技術以后,產生的產品質量不穩定問題